鍾亦琪(Kyle Chung)作為年輕一代的策展人,投入媒體藝術策展的起點是藝術行政,他亦持有研究者的身份,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互動媒體電算應用中心高級研究員,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如他形容現今觀眾所言,作為「Digital Native」(數位原住民)的新一代,他的策展策略和視野緊貼著時代,無論是線上線下,現實與虛擬,在他眼中,媒體藝術的實踐,不再局限於物理空間。是次採訪以問答方式進行,Q & A如探戈,透過了解Kyle分享其藝術行政以及策展歷程,將揭示在網路及社交媒體的普及化下,策展、創作以及觀眾拓展上的策略性已在改變,可能性變化萬千,就如高速盛開的科技之花,此起彼落的同時,策展人的角色將如何應對這洪流?
Q:可否簡單概述你是如何進入媒體藝術相關的領域的?
A:我於2011年左右於香港城市大學完成學士學位課程,當時修讀了藝術管理,在學時有位來自創意媒體學院(School of Creative Media,下稱SCM)的教師Sarah Kenderdine來我系任教,並在我畢業後的一星期內,聘請了我成為她的研究助理,我在那環境中慢慢開始接觸媒體藝術。工作期間,我遇上2012年的Nodom Conference ── 一個有關Digital Heritage(數位遺產)的國際會議,大開眼界,首次接觸到新媒體的可能性。後來Sarah Kenderdine離開了院校,我及後受SCM院長Jeffrey Shaw聘請。
Q:可否分享你和Jeffery Shaw合作過程中尤其深刻的經驗?
A:我最初參與的項目與數位遺產有關,由SCM與中國敦煌研究院合作,探討如何以360度的投映展示敦煌洞窟的壁畫,營造一個 Immersive Experience(沉浸式經驗)。這類型的題材與我之前唸書時接觸的藝術素材不一樣,可以給予觀眾新的體驗,其美學亦是完全不同層次的,是他的這個新媒體平台引發了我對媒體藝術的興趣。
Q:那你是如何從一名研究員轉為策展人?當中有沒有一個轉捩點?另外,於你而言,何謂策展?
A:我常常提到,當你走進一個展覽場地,看到的一事一物,當中的好與壞,你會把其功勞歸予誰?又或是會怪責誰?所有細節都關乎策展人所作的決定。令一個藝術節目成事,其實就是策展人的責任。我的啟蒙是我在倫敦藝術大學的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Chelsea College of Arts)修讀文學碩士時受到的專業訓練,令我真正理解到何謂策展。我明白到策展人不單是負責揀選藝術家或作出策展的決定,當中的物流、計劃和預算,大大小小的合作形式等都需考量,想辦法去令節目成事。
Q:可否分享一些你的策展經驗?有哪個展覽對你特別重要?
A:我曾經離開香港一段時間,在歐洲做過一些展覽,是ISEA國際電子藝術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Electronic Arts,下稱ISEA)令我於2016年搬回香港,並再次與Jeffrey Shaw合作,為該硏討會其中一個藝術節目── 評審展作籌劃工作。這是一個超過70位藝術家參與,共有四個場地的大型展覽,除了是我在香港策劃的首個展覽外,亦是大眾第一次透過香港媒體藝術或當代藝術社群認識我。
我因此認識了Videotage(錄映太奇)的主席Isaac Leung(梁學彬),他是ISEA 其中一位籌備委員,後來他邀請我參與Videotage 其中一個項目策展 ──《One World Exposition 2 平行世界 2》。這展覽已舉辦過一次,Isaac希望找來香港和中國內地,屬於X世代和Y世代的藝術家,展出他們在藝術創作上帶有媒體藝術元素的作品。
後來這項目的第二部分展覽,變成了《One World Exposition 2.2 平行世界 2.2》。我們花了一年時間與同一群藝術家溝通,鼓勵兩地的藝術家進行合作和交流。這些成果於2018年成為一批全新的委託作品,由Videotage與藝術推廣辦事處(APO)合作,並於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展出。
Q:這經驗為何對你是重要的?新世代的藝術家帶給你怎麼樣的啟發?
A:在這次合作裡,我想試驗如何吸引年輕觀眾群,特別是Digital Native的觀眾群,他們的互動與其他年代的觀眾有異,例如他們喜歡在作品跟前自拍,再把自拍的內容上載到社交媒體平台,如Instagram、Facebook等。某些藝評亦曾評論過此類現象。就此,我認為沒有對錯之分。當一個觀眾走到展覽場地,喜歡自拍也好,或與作品有互動也好,均是他們的選擇。這些享受展覽內容的體驗,是身為策展人可以觀察,但不可以評斷的。
Q:年輕觀眾與作品互動的方法,有否影響你接下來的策展策略?
A: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在疫情的影響之下,一些西方大型藝術文化機構開始以他們的方法回應疫症,如把藝術項目上載至互聯網,例如大英博物館又或是MoM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當代藝術展覽,線上內容由一個實體空間,或由線下轉至線上。這是非常直接的反應,有比沒有的好,但這模式頗為「90年代」,尤其當代觀眾的參與和接觸點已不再在現實世界裡發生。我們現在要思考的,已不是如何把實地經驗融入網上的虛擬空間,而是內容本身已經是先天數位化,策展方面需要有所轉變。
Q:這是否間接令你構思出《Leave Your Body: Virtual Cattle Deport Residency on Minecraft!》(下稱Leave Your Body)這線上藝術活動?可否談談當中的過程?
A:這是我與Isaac構思Videotage的數碼駐場計劃時生出的想法,我們借取了Minecraft遊戲的平台形式,邀請藝術家進行委託創作與虛擬駐留。由於 Videotage 的地點在牛棚藝術村(下稱牛棚),牛棚亦是香港其中一個文化遺產的遺址,我們便聯想到可在Minecraft的世界中重建這地方,再邀請一些藝術家以虛擬的區域去進行駐留,請他們在Minecraft裡的虛擬牛棚中創作作品。
Q:以這樣新穎的形式與藝術家合作,你有否新的觀察?
A:我們第一次做《Leave Your Body》時,其中一位參與虛擬駐留的藝術家是麥影彤,說真的,她駐留期間在Minecraft裡對空間建造方面沒什麼貢獻,但活動的其中一部分,是我與她一起進行一個Play Date,並作影像記錄。我發現與她聊天或玩樂時,她表現得很富娛樂性,這與她本身身為一個Youtuber有關。她最突出的未必是她在虛擬空間裡的作品,而是與我的交談和互動,或在Minecraft虛擬領域中玩樂、探索虛擬牛棚的時刻,她這部分的參與更重要。
這引發我去思考,新一代媒體藝術家們的藝術實踐,有時未必專注於藝術作品本身,如他們以Youtuber的身份發佈影片,當中與觀者的互動過程,便已是其藝術實踐。這與以往傳統藝術的創作模式頗為不同,因而當我策展時,我會更加著眼於如何把創作過程呈現給觀眾。尤其當展覽或是藝術節目本身的物質性本已是數位化的話,這部分就變得更加重要。
Q:你認為這特性是媒體藝術特有的嗎?
A:我想這倒未必,反而是現今的觀眾如何看待作品的Digital Materiality(數位特質),我們都知道,觀眾對於媒介的敏感度,與他們慣於使用屏幕或手提行動裝置的經驗有關。當我們去做藝術節目時,是否應以觀眾平日溝通或接觸訊息的方式去與他們溝通?這樣會否更有效果?我想這些會是我日後策展時值得思考的事。
Q:你對香港媒體藝術有何願景?
A:若我要用一個字去表達的話,我會用「試」字。近來我留意到早前的施政報告,提及到要發展藝術與科技,又如香港團結基金的公開報告裡,當中的一大範疇亦與藝術與科技有關。當社會政策對媒體藝術甚或藝術與科技有這麼大的興趣時,提供出不少資助與資金時,某程度上對媒體藝術可帶來正面影響,但另一方面,如以歐洲的例子去看,像德國Transmediale藝術節這類富有Activism(行動主義)或是Hacktivism(駭客主義)精神的組織或平台去看 ,再比對官方對於藝術與科技的願景,這兩個世界會衝撞得很厲害,這是需要平衡與思考的一點。
鍾亦琪是駐香港策展人,其展覽圍繞科技、人文與物質性之間的相互關係。他於倫敦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取得策展碩士學位,並獲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授予博士研究生獎學金。
他曾策展的展覽包括香港錄映太奇的「Leave Your Body: Virtual Cattle Depot Residency on Minecraft」(2020)、新加坡1961 Gallery的「鮑藹倫:Time After Time Will Tell」(2018)、與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和錄映太奇聯合籌劃的「#YOU #ME #ourSELFIES」(2018)、由K11與錄映太奇合辦的「平行世界 2.1: #like4like」(2017)、德國柏林SMAC的媒體藝術展覽「To Outland」(2016)、香港國際電子藝術研討會展覽的「連繫與分離」(2016)及英國倫敦The Morgue 的「Bright Shadow」。
他亦被委任為香港2022年同樂運動會萬花同文藝節的聯合製作人,並曾擔任日本東京SIGGRAPH Asia 2018 Art Gallery聯合主席及2016年德國德累斯頓CynetArt國際藝術節評審團。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互動媒體電算應用中心高級研究員及香港錄映太奇策展人。
Kyle Chung is a Hong Kong based curator whose recent exhibitions explore the dynamics between technologies, materiality and human agency. Chung received his MA in Curating from the Chelsea College of Arts in London, and was awarded a PhD Fellowship for doctoral research in School of Creative Media a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elected exhibitions include “Leave Your Body: Virtual Cattle Depot Residency on Minecraft” (2020) at Videotage in Hong Kong, “Ellen Pau: Time After Time Will Tell” at 1961 Gallery in Singapore (2018) “#YOU #ME #ourSELFIES” at Hong Kong Visual Arts Centre, “One World Exposition 2.1: #like4like” (2017) at chi K11 art space in Hong Kong, “To Outland” (2016) at SMAC in Berlin, Germany, “Conjunctions and Disjunctions” (2016) at Juried Exhibition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nic Art 2016 in Hong Kong, and “Bright Shadow” at The Morgue in London.
Chung was appointed as Co-Producer of Diversity Arts Festival at Gay Games 2022 Hong Kong, Co-Chair of Art Gallery at SIGGRAPH Asia 2018 in Tokyo, as well as Jury of CynetArt International Festival in Dresden, Germany in 2016. Chung is currently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in Centre for Applied Computing and Interactive Media a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House Curator at Videotage in Hong Kong.
- 策展人
- 香港藝術發展局
- 團結香港基金會
- 科技
- 藝術研究
- 藝術發展
- 實踐
- 歷史
- 文化
- 設計
- 參與
- 藝術行政
- 媒體藝術家
- Sarah Kenderdine
- David Debolser
- Dr. Harald Kraemer
- Daniel Howe
- Connecting Space
- Youtuber
- Transmediale
- 編程
- 編碼
- 區塊鏈(技術)
- 互聯網
- 創意媒體學院
- 錄映太奇
- 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
- 駭客 (文化)
- 邵志飛
- 李振華
- 牛棚藝術村
- X世代
- 特定地域
- Y世代
- 麥影彤 2
-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 數碼特質
- Z世代
- 媒介的敏感度
- 數位原住民
- 屏幕文化
- 藝評家
- 媒體達人
- 立體場景
- 實地經驗
- 行動主義
- 全景
- 混合的模式
- 歐洲中心化
- 美學
- 先天數位化
- 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
-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 國際電子藝術研討會
- 線上即時通訊軟件平台
- 賽馬會創新樓
- 動物森友會
- 梁學彬
- 遊戲平台
- 彼岸觀自在
- 我的世界
- 平行世界
- 虛擬領域
- 數位遺產
- 藝術節目
- 媒體平台
- 三百六十度立體投影
- 現代藝術博物館
- 香港城市大學
- 社交媒體
- 創意媒體中心
- 媒介
- 起點
- 藝術家駐留
- 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