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尋找初心
洪強中西交融的媒體藝術

洪強的藝術之路壯闊,媒體藝術是當中一環,卻非全部。他擅長設計、漫畫、實驗性錄像,以至後來的CD-ROM藝術、互動設計以及數碼藝術的研究等,表現形式多樣,理論與實踐雙線並行。他的作品帶有中國古典哲學與美學的禪意,同時具備媒體科技的前膽性,把玩著身份、文字結構、空間、身體、宗教、水墨等概念。細探其作品中的元素與內涵,再細聽他的經歷,不難發現他人生閱歷的種種蛛絲馬跡,與作品環環相扣。

如果你希望每樣東西去到極緻,就必須與該方面的專家溝通及合作。

洪強是位博士, 先後於香港、英國、德國及瑞士研修藝術,好學不斷,遊遍世界。其求學之路,某程度上反映了香港與西方國家媒體藝術的發展。他先後於香港理工太古設計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下稱中大)藝術系畢業,1997年在資金緊拙的情形下前往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及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age of Art and Design)的研究所唸錄像及電影藝術,並曾前往德國新媒體重鎮卡爾斯魯厄的ZKM(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當訪問學人,最後於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既吸納了西方教育的自由開放思潮,同時不忘中國文化藝術之本,於中大唸書時建立了相關根基,習工筆畫、篆刻等傳統文化並以之於其作品中遊刃運用。

I Love My Country’s Sky: video still in sequence.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他記得初初接觸錄像媒體,是因為兩個重要展覽,包括90年代香港歌德學院舉辦的一個有關德國媒體藝術的展覽以及香港藝術中心的實驗短片節,及後更主動找來相關課程參與,遇上了Ellen Pau(鮑藹倫)。對錄像的熱愛,令他把兼職打工賺得的四千多塊全花在器材上:「當你拿起那台機器,按下錄影的按鈕,竟好像鬼上身似的,完全投入,它變成身體的一部分,你會發現自己離不開這媒介。」但就算拍好了片,仍然欠缺剪接器材,幸好當時他能夠租用盛智文媒體中心的剪接室:「我仍記得費用是兩百塊一小時,那段時期好開心,拍了不少作品。」

他一直半工讀,比任何人都努力,在英國進修時,閒時在街上替路人畫畫賺取生活費,明明在唸碩士課程,卻會在課餘時間密集式地旁聽所有學士課,不浪費一分一秒,後來他留在英國的電視台工作,開闊了視野:「以往拍作品,由八分鐘至廿分鐘,長短不拘,享受創作過程,工作時我擔任宣傳部製片,需在一分鐘的短片內介紹節目,這是一個大衝擊,由讀書年代的自我陶醉轉去業界,完全沒人認同這回事。」他左右腦不停轉換,盡量於工作中加入藝術視覺元素,並由本來的一人製作模式,掌握到團隊合作的專業要求:「我進入電視台前已覺得自己懂得各項技術,慣於自己兼做導演、錄音、燈光,亦會剪接和製作特效,所有東西都自己來。到了電視台,同事跟我說,你什麼都會即是什麼都不會,沒有人會尊重你,他們連開場對白都有專人負責。」這令他的創作方法有所改變:「如果你希望每樣東西去到極緻,就必須找該方面的專家做。」

幸運地,他在英國時認識了Bryan Chung(鍾緯正),二人一拍即合,他負責概念,Bryan負責編程,二人合寫了一份計劃書,申請資助去進行《Human Being and Moving Images》這個互動CD-ROM藝術項目,創作重心開始由錄像轉至媒體藝術。這是他碩士論文的後續,由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理論發展,研究數位媒體藝術能否把人類的限制延伸。雖然有Bryan的協助,洪強依然會花時間研究編程,自學Flash、Director、HTML等軟件,他認為:「假若你不認識某科技,就不會懂得提出要求。」在科技未及現今發達之際,當年他們只想以程式把多於三條的影片連接起來並讓用家進行互動,已遇莫大困難,了解到科技的限制,才能思考解決辦法。

不過走得比別人前,未必能遇上知音,這計劃花了兩年時間完成,回港後展出數次,觀眾卻茫無頭緒,興趣缺缺,令洪強大失信心,甚至怯場,不願主動向觀眾解釋作品。後來他決定把作品帶到外國,申請獎學金,ZKM的總監Peter Weibel接受了他的申請,讓他有機會於德國學習,並沉澱自己。

Digital Ink @ 吾。心即宇宙 2014.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他在德國的最大得著是重新找回創作的本源,除了享受歐洲師生們的熱烈辯論,藉此釐清了心結,不再抗拒自身對中國思想有關的藝術探求,他更認清了自身的不足。

待在德國期間,他常常參加ZKM視覺藝術部門總監Bernd Lintermann定期舉辦的沙龍,活動中,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分享研發的產品或新發明,洪強坦言當時他懷著的是港人心態:「我們是很資本主義的,總是講求效率,某次我從某作品中看到一些可能性,走去問Bernd Lintermann將如何把作品發展下去。我當時的心態是可以此產品開設一家公司,再開第二間第三間,然後分店分店再分店,猶如周星馳在電影裡所說的。」他笑著說:「當我去問 Bernd Lintermann下一步計劃時,他回答沒下一步了,我提議一些方法去拓展更多觀眾,他說他不需要,這令我很驚訝,他問我為何需要那麼多觀眾。」

洪強當下發現自己正以自身的價值觀與對方聊天,他被Bernd Lintermann的一條問題問倒:「他問我,當你開創了一個方向然後成功了,再多走一步後,與你的初心有什麼分別?」這令他反思,「做科研做創作,保存初心最重要,完成了就去找另一個初心。」他以愛迪生為例子,「他發明了『電』後,並不是要開一家發電廠,而是再去發明留聲機,這是他本身的能力、使命、價值,還有內心的渴求。我把這份初心,連同我在瑞士和老師同學所辯論的東西放在一起。」如作品《道生一》系列,便借助了新媒體的呈現方式,開始了他探索中國元素、文字、時間空間的旅程,發展出自家風格。

從德國回港後,洪強受到德國對新媒體設計、研究和開發軟件同步進行的思維影響,於2005年成立了「燕老米的雅實驗室」(imhk lab),讓德國的藝術與科技沙龍可在香港發生:「這實驗室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些是我的學生,有些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有軟件設計師、硬件工程師、平面設計師、動畫家、服裝設計師或從事美學相關範疇的人。」團體中有強烈的機動性,並不根據商業模式運作,有項目想實踐時,才會召集眾人聚頭,一起於工餘時間開發和試驗:「現在已完成了不少項目,卻沒參與展覽,做好後,我們會把這些項目放一邊,等待和沉澱,猶如釀酒。有些作品是五年前寫好的,但當其時科技未成熟,硬件價錢也許過於高昂未能負擔,五年後就不一樣了,可重新回去修改,斷斷續續地,某些項目可能變成了我的作品。」

至今展出無數,亦得過不少獎項,洪強依然並不覺得哪件作品最重要或是成功,他坦言:「不是自謙或妄自菲薄,而是每當完成某件作品,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在那階段興奮完就夠了,創作人需要繼續走下一步。當你有想做的一件事而做不到,會覺得它很重要,一旦成功了,那件事便已經過去了,現在我正處於這個階段。」不難預想,洪強將不會停竭,他會懷著初心,繼續鑽探藝術的可能性。

「不是自謙或妄自菲薄,而是每當完成某件作品,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在那階段興奮完就夠了,創作人需要繼續走下一步。當你有想做的一件事而做不到,會覺得它很重要,一旦成功了,那件事便已經過去了,現在我正處於這個階段。」

The movie clips of “sightseeing I” & “sightseeing II” in the category of CDROM, 2000. Production: Hung Keung & Bryan Chung.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Human Being and Moving Images”. Production: Hung Keung & Bryan Chung (1998 -2001).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Human Being and Moving Images”. Production: Hung Keung & Bryan Chung (1998 -2001).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Digital Ink @ 吾。心即宇宙 2014.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Digital Ink @ 吾。心即宇宙 2014.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I Love My Country’s Sky (我 們 都 愛 祖 國 的 天 空). 1997-2013.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Dao Gives Birth to One (version I) 道生一(系列). 2009-2012.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字幕
photo credit: “Human Being and Moving Images”. Production: Hung Keung & Bryan Chung (1998 -2001).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photo credit: “Human Being and Moving Images”. Production: Hung Keung & Bryan Chung (1998 -2001).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photo credit: Digital Ink @ 吾。心即宇宙 2014.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photo credit: Digital Ink @ 吾。心即宇宙 2014.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photo credit: I Love My Country’s Sky (我 們 都 愛 祖 國 的 天 空). 1997-2013.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photo credit: Dao Gives Birth to One (version I) 道生一(系列). 2009-2012. Photo: Courtesy of Hung Keung.
洪強

洪強早年先後於香港、英國、德國及瑞士研修藝術,亦為德國學術交流獎學金DAAD及亞洲文化協會捷成漢伉儷獎助金得主。洪先後畢業於香港理工設計學院、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於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及設計研究院主修錄像及電影藝術碩士,並於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獲頒哲學博士。他曾任德國新媒體重鎮藝術與媒體研究中心ZKM訪問學人,亦獲邀往澳洲、美國及加拿大駐留及從事與新媒體藝術相關研究項目。現為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副教授。

自1995年起,一直熱衷於實驗短片及錄像創作、新媒體藝術和中國哲學及美學方面的研究。他於2005年成立「燕老米的雅實驗室」(imhk lab),從事新媒體藝術研究及有關互動軟件藝術研發與應用工作。近年作品多集中討論以禪修、自然及心境體驗、哲學、山、水、墨、時、空的概念切入當代錄像及互動藝術所呈現之可能性。

他的作品被香港藝術館及其他重要海外機構收藏。其文化研究作品系列獲頒多個奬項,當中包括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優秀獎(2018)和德國國際創新博覽會創新作品銀獎。他亦曾於2011及2010年,分別獲香港藝術發展局及香港藝術館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媒體藝術)2010」和「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

Hung Keung

Hung Keung is a new and digital media artist and scholar. He was awarded Deutscher Akademicscher Austausch Dienst (DAAD) Scholarship to Germany in 2002, and Asian Cultural Council Fellowship to US in 2005. He graduated in the Swire School of Design,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and 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in London with a MA in Film and Video, and completed his PhD (Digital media art & Chinese philosophy) of the Planetary Collegium in Zurich University of the Arts. He was also a visiting scholar at the Center for Art and Media (ZKM), Karlsruhe, Germany. Hung Keung is currently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Arts of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ince 1996, Hung Keung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creative and research aspects of film, video and new media art internationally. In 2005, Hung Keung founded innov + media lab (“imhk lab”), which focuses on new media art and design research in relation to Chinese philosophy and interactivity. He focuses on exploring human limitations, through interactive and moving digital images the artist ventures into extending these limitations with technology. In his latest installations and performances, Hung Keung further enquires on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ewers and these moving images. His works create a dynamic dialogue between time and space, viewers, and the artist’s experimentation with new media art.

His works are archived at Hong Kong Museum of Art and other important overseas institutions. He was presented with an Excellence Award (Digital Media) at the Hong Kong Designers Association (HKDA) Global Design Awards 2018 and received the Silver Medal at the 70th International Trade Fair “Ideas – Inventions – New Products” (iENA) in Nuremberg, Germany. In 2010 – 2011, he received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Awards, “Award for Best Artist (Media Arts) (2010)” and Hong Kong Contemporary Art Biennial Awards, “Achievement Awards”.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 Connecting the Do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