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隨時代改變,喜好卻是不會變的,小時候家中一台電腦的出現,在孫詠怡(下稱Winnie)的人生中埋下重要影響。當年那台電腦的緩慢速度以及有限功能,沒令她沮喪,反勾起了她無限興趣,由自製網頁開始,Winnie喜歡以互聯網作為她表達自己的媒介,數據、網絡、Network protocol(網絡協定)自此成為她鑽探世界的方式。她以學者與藝術家的身份,著迷於研究三者背後看似隱形的運作機制與權力關係,作品嘗試打破黑盒的規條,把它的顛覆性供諸於世。
藝術與科技、數據與美學,就像理性與情感有著看似對立的面向,Winnie的成長時期努力尋找中間的連點,試圖整合自身對這兩方面的興趣。
那是九十年代,家用電腦開始普及, Winnie由舅母養育,仍清晰記得一個畫面:「她買了一台電腦回家,當時仍是使用撥號上網數據機,即28/36/56K,Windows仍未面世,使用的是DOS文字界面而且用Telnet上網。」這是她尤其重要的啟蒙,展露了就算是一位家庭主婦,也可與科技打交道的可能性:「她有一種實驗精神,當時環境清貧,東西壞掉未必可請人維修或買新的,如電腦的 RAM 出現狀況或突然壞機,舅母會自行研究,如去格式化 DOS、換主記憶體等。」這種親自力行的身教,提供了Winnie接觸科技的機會,更甚的是:「我不怕技術性的東西,也不怕去解決問題。」
有了硬件,亦需有互聯網的加持才能牽起火花。這個雲端平台,現在雖已被我們視為呼吸般自然,不論工作、娛樂或生活,都依靠網絡發生,但在未有智能電話的年代,當新聞仍是從電視或實體報章收聽或觀看 ── 即資訊仍以analogue方式傳播時,WWW(World Wide Web 萬維網)是平地一聲雷,Winnie回想起來仍然感到興奮:「很多時,有些東西令你感到嘩然或深刻是因為它的新穎,否則不會被稱為『新』媒體,互聯網對我正是如此。突然之間,一個人所說的話或表達的內容,全世界都能看到!」她當時家住美孚,設計了一個與該地區相關的網頁,與人分享喜歡的點滴:「互聯網與內容和 portal有關,那時候還未有成熟的工具,我首個製作網站的應用程式是 Netscape 的 Composer,Netscape 是 Mosaic之後第二個網頁瀏覽器,屬於很早期。」Flash、Dreamweaver、Front Page、HTML或JAVASCRIPT已屬後話,這媒介每年都變,Winnie於是自行研究,每年都換不同方式製作網站。
這些經驗開啟了Winnie對媒體的初步認識,隨後報讀大學時,她還未認知媒體藝術的存在,出於對電腦的興趣,報讀了資料系統科目。碰巧,同校翌年開辦了創意媒體學院(School of Creative Media,下稱SCM),她額外選讀Byran Chung (鍾緯正)的一課網頁應用,了解到技術型的東西彷彿不屬自己所好:「完成了整個學士學位,我仍不是太清楚自己喜歡什麼,但我本身卻和藝術扯不上關係,以為自己喜歡平面設計,去了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讀了平面設計的文憑課程。」
摸索過程跌跌碰碰,幸運的是,當時有數個機構開始推廣媒體藝術,讓Winnie找到科技與藝術銜接的角度和方式:「如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前名為「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下稱ifva)、Videotage(錄映太奇)和『維基托邦』(Wikitopia)都是重要機構及節目,尤其後者的座談會系列,對那個階段的我很有啟發性。一來,我還沒很確實知道自己有多喜歡媒體藝術,二來不曉得這領域的光譜及其廣闊度,他們邀來很多國際的藝術家及學者,每年/每次的口味也不一樣,提供了眼界和渠道,讓我知道國際化的畫面。」這奠定了她的路向,她再次正式報讀相關的碩士課程,了解到媒體藝術的多元面向,如接觸到Software Art(軟件藝術)以及Generative Art(衍生藝術),即使是寫程式或製作網頁,原來都可與概念藝術扯上關係,當中涉及的政治性更令她腦洞大開。
「比如我們現在用 Zoom開視像會議或以Google去搜索資料時,究竟它如何標誌著一些操控?它掌控了世界上很多人的知識基礎,但它究竟有何透明度?是什麼機制去令我們知道或不知道什麼?」這些誘因變成了Winnie喜歡媒體藝術並繼續創作相關作品的原因。她的作品擅長探討在數碼文化當中的權力關係,如《Unerasable Images》和《刪不了的符號II 》(Unerasable Characters II),便是以電腦程式重現與「六四」相關而官方感到敏感的網絡照片,以及於微博上被審查或刪走的敏感詞與符號。反諷的是,相同的編程技術,可用於控制與消音,亦可讓Winnie把這些被消失的聲音再度呈現。
撇除她關注的主題與內容,於媒體的科技性方面亦有不少Winnie感興趣的地方:「運算或軟件藝術的有趣之處在於這回事很抽象,歸根究底,編寫程式的最終的目是把指令輸入到機器當中,變成1010的符號,以符號的轉換去令電腦明白這些指令,就像翻譯的過程。有趣的是,當中的落差在於用家所看到的與編寫的程式及電腦執行的其實不一樣,哪怕你是很厲害的程式編寫員,都未必知道電腦是如何執行的。有很多東西用家或觀眾在界面上是看不到的。」
這種語言雖然容許人與機械溝通,亦容許人與人溝通,但其運作卻難以被看透或了解:「人們以黑盒去形容這過程,究竟藝術家如何可就此帶出新的理解?有很多可能性,如編寫程式時,可放大一些細節,探討黑盒的運作。」她的其中一個作品《Throb》,便解拆了電腦著名的「緩衝中」符號,Winnie把符號的線條分成數個簡單筆劃,輸入到電腦中,再以衍生方法讓機器連環地把符號打印出來,猶如一篇文章。該作品呈現了電腦儲存資料、運算、打印數個步驟中時間的落差,同時針對在科技影響之下,人們對速度的渴求,如串流、即時性等議題,提出了反思。
當全人類對著熒幕每次看到throbber符號時只感到不耐煩之際,Winnie以新角度重新演繹她的觀點:「作為一個藝術家,我有興趣的是究竟這些東西出現後,將如何改變人們看待事物的方法,重要的是,這些不該是知識份子或專業人士才有權去欣賞的,就像我提到的權力問題,應該有辦法令技術性的題目變得易於接近。」
孫詠怡生長於香港,並逐漸意識及面臨有關殖民遺跡和後殖民威權主義的身分政治。作為一位藝術家及研究學者,她對探究技術和藝術交會相當感興趣,並視為一種批判性反思及實践。其作品見於美術館、畫廊、藝術節、分散式網路、文章及專書。
她尤對網絡文化及數據美學感興趣,作品以不同媒介如數碼打印、互動媒體及裝置去探討媒介,文化及通訊之間的相互關系,並在多個國家及城市展出,其中《Unerasable Images》獲得德國Stuttgarter Filmwinter — Festival for Expanded Media(2019)及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2019)的獎項;《Vocable Code》更於丹麥入圍the Public Library Prize for Electronic Literature (short-listed), Literature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2019)的獎項。
她的最新作品 《刪不了的符號 II》 於第26屆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裡獲得媒體藝術組的特別表揚獎。孫氏的研究領域為軟體文化研究及運算實踐,現為丹麥奧胡斯大學副教授。
Winnie Soon was born and raised in Hong Kong, increasingly aware of, and confronting, identity politics regarding its colonial legacy and postcolonial authoritarianism. As an artist-researcher, she is interested in queering the intersections of technical and artistic practices as a critical praxis, with works appearing in museums, galleries, festivals, distributed networks, papers and books.
Her artwork “Unerasable Images” was awarded the Expanded Media Award for Network Culture at Stuttgarter Filmwinter — Festival for Expanded Media (2019), WRO Media Art Biennale Award (2019), and the work “Vocable Code” was awarded the Public Library Prize for Electronic Literature (short-listed), Literature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2019). In 2021, her work “Unerasable Characters II” was awarded Special Mention in The 26th ifva Festival.
Researching in the areas of software studies and computational practices, she is currently Associate Professor at Aarhus University, Denmark, and has written two books titled “Aesthetic Programming: A Handbook of Software Studies” (with Geoff Cox) and “Fix My Code” (with Cornelia Sollfrank). She is actively providing and maintaining two ongoing software art services: net art generator (with Cornelia Sollfrank and Gerrit Ché Boelz) and Queer Motto API (with Helen Pritchard).
- 開放互聯網
- 機械藝術
- 數碼起義
- 多媒體
- 策展人
- 電腦藝術
- 音樂
- 論述
- 視覺藝術
- 身份模糊化
- 敘述
- 科技
- 實踐
- 批判性
- Html
- 設計
- 參與
- 應用程式
- 尖端
- 攝影機
- 監控
- 機器
- 媒體藝術家
- 學者
- Ars Electronica
- Transmediale
- 互動藝術
- 編程
- 林妙玲
- 軟件藝術
- 編碼
- 衍生藝術
- 開源
- 網絡藝術
- 實時
- 概念藝術
- 數據
- 運算藝術
- 鍾緯正
- 數據藝術
- 黎肖嫻
- 達達主義
- 羅海德
- 區塊鏈(技術)
- 洪強
- 互聯網
- 虛擬實境
- 林欣傑
- 電腦科學
- 維基托邦
- 朱力行
- 創意媒體學院
- 文字機器創作集
- 楊嘉輝
- 錄映太奇
- 電影
- 白南準
- 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
- 駭客 (文化)
- 邵志飛
- 獨立電影及短片藝術節
- 創客 (文化)
- 張瀚謙
- 錄像藝術
- 身份認同
- 林志輝
- 線上即時通訊軟件平台
- 香港城市大學
- 資訊系統
- 大數據
- 動畫
- 裝置藝術
- 媒介
- 語境
- 起點
- 藝術家駐留
- 知覺
- 刺激
- 人工智能
- 機器學習